北京中农凯丰科贸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
榆林市长城沿线风沙区玉米宽行密植创新栽培技术集成

任正军1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文章描述了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区玉米宽行密植创新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宽行0.7-0.75米(宽行1.0-1.1米,窄行0.4米),密植(株距0.135-0.165米)的种植方式,提高种植密度;采用科学配套的施肥管理技术实现玉米高产增效的种植目的。宽行密植增产在10%以上,配套技术增产10%以上,二者叠加效益在20%以上。

关键词:风沙土 宽行密植  高产增效 种植技术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经107°28ˊ~111°15ˊ,北纬36°57ˊ~39°35ˊ。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11.3℃,≥10℃的积温为2847.2℃~4147.9℃。无霜期平均134~169天,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小时,年辐射总量128.8~144.3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国的辐射高值区。全年平均降水量316~513毫米,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属农牧业交错地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5万h㎡以上,其中长城沿线风沙区(属荒漠条件下的风沙土壤类型)约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该区域土壤多为风沙土,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全国春玉米的优质高产适生区域,玉米宽行密植创新栽培技术集成,对该区域循环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绿色节本增产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关键技术

玉米宽行密植增密度、增施商品有机肥、改大水漫灌为水肥一体化滴灌、减施化肥农药。

1、种植密度:宽行1.0-1.1米,窄行0.4米,密度5380-7055株/亩。

2、增施商品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还田、增加农家肥的使用量。

3、漫灌为水肥一体化滴灌: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旱地集雨,高抽水及草滩地的深井多管井等灌溉设施,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群众易接受。达到节水肥、省工效果好的目的。

4、减施化肥农药:一次性底施商品有机肥40-120公斤(有农家肥40公斤,无农家肥80-120公斤)加新型控释肥料28-13-740公斤/亩。玉米拔节期至灌浆初分五次至六次随滴灌施入21%高效生态氮肥50公斤/亩(慢灌农田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玉米3-7叶期一次性化学除草,杂草出齐时施用54%硝.乙.莠去津+8%烟嘧磺隆+40%硝磺草酮每亩165ml喷雾。

㈡创新点

1、宽行密植,宽行1.0-1.1米,窄行0.4米;株距0.135-0.165米。

2、玉米3-7叶期一次性使用除草剂。

3慢灌农田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

4、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

二、玉米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与传统技术的核心区别

农民种植模式

一般行距0.6-0.8米,窄行0.4米,株距0.4-0.5米等行距种植,密度3300-4200株左右/亩;

农技推广部门模式

一般采取宽行0.6-0.8米,窄行0.4米,株距0.2-0.27米,密度5000-6000株/亩;

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种植模式

1、耕作带型与密度

一般采用1.4-1.5米的耕作带型,宽行1.0-1.1米,窄行0.4米,相较农技推广部门宽行增宽0.3-0.5米,株距0.135-0.165米,相较农技推广部门缩小0.035-0.105米,种植密度与农技推广部门相同或略有增加。5300-7000株/亩。

2、水肥管理技术

亩施具有缓控释功能的氮素化肥50公斤,滴灌田分5-6次随滴灌施入,漫灌田块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

三、春玉米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与应用前景

㈠经济效益

⑴春玉米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目标产量1100公斤/亩。宽行密植增产10.56%,配套技术增产10%以上,二者叠加效益在20%以上,群众习惯按1000kg/亩计算,亩增产200kg,亩增加产值440元/亩。

⑵滴灌材料费及人工合计节约46元/亩;加少追1次肥节约工值32元,每亩共节约材料及工值合计78元。

每亩合计增加纯收益518元。

㈡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当地农民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实现绿色农业循环经济,使农民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当地春玉米产业的发展。

生态效益:本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战略,推进了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实施进程,使农业走向节本增产增效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㈢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应用前景

1、春玉米为榆林市第一大主栽作物,全市常年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榆阳区春玉米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春玉米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通过实施宽行密植充分利用玉米碳四作物光合作用效率高的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増施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土杂秸秆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利于藏粮于地。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降低水肥流失,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采取一次性底施化肥,一次性追肥,一次性化学除草,减少了化学品的田间投入,且降低用工成本和化肥农药使用量。配合无人机航化作业、喷施叶面肥、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等。综上所述实施增密高产创新技术集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观,推广前景潜力巨大。

3、对推动我市农牧业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值得加大力度大面积推广使用该技术,期盼引起农业相关部门领导和社会各界人事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019年榆阳区春玉米增密高产与常规种植多点产量比较表

地点

户主

种植方式

带型

耕作 方式

种植规格(米)

密度 (株/亩)

田间管理

kg/亩

增产kg

增产率%

巴拉素

大顺店

任永祥

露地宽行密植

1.6米

滴灌

1.2+0.4

5148

底肥:15-25-15专用肥40kg;追肥:33-0-5复合肥35kg

1097.7

105.1

10.59

露地

1.1米

滴灌

行距0.7 株距0.231

4121

992.6

——

 

孟家湾

三滩村

郭奎英

露地宽行密植

1.6米

未灌水

1.2+0.4

3942

底施磁力肥15-25-15 20kg,追施20kg+33-0-5复合肥40kg

1187.6

1182.6kg较常规种植亩增产113kg

10.56

李福林

1.5米

未灌水

行距0.74株距0.181

5325

底施磁力肥15-25-15 20kg,追施20kg+33-0-5复合肥40kg

1177.5

金鸡滩海流滩

薛世祥

地膜覆盖

1.05米

未灌水

行距0.523株距0.263

4846

农技中心配方肥

1257.8

1069.6

——

1166.0

露地

1.05

未灌水

行距0.512株距0.286

4560

1053.1

金鸡滩海流滩

纪世教

露地

1.1米

未灌水

行距0.545株距0.277

4000

东狮磁力肥15-15-15

1015.0

马合镇东马合

陈发荣

露地

1.0米

未灌水

行距0.5 株距0.3

4445

东狮磁力肥

1035.4

小纪汗黄土梁

万堆林

露地

1.0米

水浇田

行距0.5 株距0.3

3298

东狮磁力肥

1011.3

农技中心配方肥

948.7

2019年榆林市区农业管理部门春玉米增密高产现场观摩测产记载表

地点:孟家湾乡三滩村  三个测点汇总表 农户:三滩三组 李福林 测产时间:2019年10月19日

种植方式

品种

核心技术

株行距(米)

密度株/亩

鲜重kg/棒

籽粒重

水分%

产量kg/亩

备注

宽行密植 宽行0.94m窄行0.4m

金韵308

15-25-15磁力肥20kg,30-0-5复合肥40kg,   那氏诱导剂2瓶

0.67*0.177

5620

 

28.144/113棒

22.6

1259.8

现场会参加人:市区农技中心 市区种子管理站 榆林学院

较群众习惯增产37.1%

0.67*0.18182

5472

6.571/20棒

5.224/20棒

22.8

1283

0.67*0.1961

5704

34.576/102棒

5.368/20棒

23.1

1217.7

 

平均

 

0.67*0.185

5598.7

 

 

22.8

1253.5

群众习惯

金韵308

 

0.55*

4363

3.444/10棒

2.57/10棒

31.8

889.2

郭奎英

 

0.5*

4061

3.1110棒

2.5/10棒

27.1

860.6

任永祥

 

0.534*0.376

4121

3.54/棒

2.9/棒

28.1

992.6

万堆林

平均

 

 

4181

 

 

 

914.1

 

种植密度参考表

滴灌带型

宽行

窄行

平均行距

株距(米)

密度(株/亩)

适宜地力

1.4米

1.0米

0.4米

0.7米

0.135

7058

中上等

1.5米

1.1米

0.4米

0.75米

0.135

6588

1.4米

1.0米

0.4米

0.7米

0.165

5775

中下等

1.5米

1.1米

0.4米

0.75米

0.165

5389

 

作者介绍:任正军 男,1962年生,籍贯,榆阳区,榆阳区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榆阳区植保专家、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017年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2018优秀科技特派员研究方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作者身份证号码:612701196203171019。

先后在《农业工程《陕西农业科学》、《西北农业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春玉米节本增产增效绿色栽培技术《风沙河谷川道地化学除草研究》、《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的途径与措施等论文10多篇文章

本人发明的“一种水稻田三元复配除草剂及其应用” 获国家发明专利,“陕西省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发明创造金奖。本人主持的“一种水稻田三元复配除草剂及其应用”获“榆林市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本人参与的《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陕北马铃薯旱作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分获2010年、2012年获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

作者通讯地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城街道古城西路12号农技中心,邮编:719000

 

参考文献:

⑴刘振刚 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中国农药出版社 2011,16页;

⑵刘先芬 玉米新品种金韵308高密度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2017(8):23-24;

⑶张卫国 对我国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作物杂志 2015(4):1-4;

⑷任正军等 春玉米节本增产增效绿色栽培技术  农业工程 2019(12):107-110;

⑸李少昆 中国农业广播电视视频教学节目 2018

 

 

2020年9月6日